15日,“2025海外华校校长华文教育研习工作坊”在西北师范大学开班。活动邀请来自马来西亚、澳大利亚、瑞士等16个国家的华校校长,都是长期躬耕于华文教育事业一线的行业翘楚。未来一周,他们将齐聚甘肃围绕华文教育核心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。
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现场表示,国际中文教育尤其是华文教育,是西北师范大学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学科领域。学校于2009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,2019年获批教育博士汉语国际教育方向专业学位博士点,2022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4年获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。拥有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、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、中亚研究院等多个专业平台,以及4所孔子学院、4个海外实践基地,为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澳大利亚标准中文学校副校长张晓蕙接受采访时介绍说,该校现有200多名学生,其中华裔学生占比近八成。在教学上,不仅注重中文基础能力培养,还特别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,比如会系统培养学生的中文朗诵能力,开设古筝、二胡、葫芦丝等中国民族乐器课程,“我们还会组织器乐小合奏训练,使用的乐器也以中国民乐为主,在教学过程中,会同步介绍这些乐器的文化背景,比如告诉学生葫芦丝源自中国云南,让他们在学习技艺的同时,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。”
当提及AI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挑战时,张晓蕙称, AI只是辅助工具,中文学习还是应该以面对面训练为主,AI只能作为补充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发现,AI呈现的很多内容,尤其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部分,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区别,这也更坚定了其“以面对面教学为核心”的思路。
瑞士唐人中文学校代表徐谊青第一次来兰州。提及对兰州的整体印象,徐谊青用“惊喜”两个字形容,“此次最期待的是能和各位华校的校长、老师们深入交流,尤其在当前AI技术影响教育的大背景下,共同探讨如何把海外中文教育办得更好,找到更适合海外学生的教学模式。”
华文教育作为海外侨胞最关注的事业之一,是海外的“希望工程”“留根工程”和“民心工程”,对于海外侨胞传承中华语言文化,促进中外民心相通、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。
近年来甘肃在华文教师外派、华文师资培训、中华文化交流、华文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。据活动主办方披露,上述校长中许多人在支持甘肃办好公祭伏羲大典、兰洽会、敦煌文博会等大型节会中积极汇聚侨力、贡献侨智,在该省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传递友谊、增进互信、扩大合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据悉,活动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,西北师范大学承办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捷途山海L7PLUS正式预售,限时权益价12.9
为回馈用户期待,捷途汽车在预售期间还推出预售五重礼,包含生态礼、...
“铭记·奋进”———广州隆重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
广州讯2025年8月20日上午,“铭记·奋进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...
让高温远离方向盘:杜邦玻璃膜的降温黑科技
炎炎夏日,阳光炙烤大地。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爱车在露天停车场停...
武康大楼“雨中曲”引游人驻足,SPOx2B;上海
6月8日上午,梅雨季中的武康大楼,依然游人如织。人们打着五颜六色...
夜食、夜秀、夜娱、夜游……上海夜生活节推出130
6月6日晚,2025上海夜生活节于长宁区上生新所启幕,同期开展夜...
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与香港各界妇女组织开展交流活动
12月12日至14日,在“蒙港巾帼携手齐绣一家亲·石榴花开同心共...